时间:2023/11/18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深圳报业集团特派湖北荆州记者唐亚明李晶川发回时间:年2月21日09:46今早监利下起淅淅沥沥的雨,深圳医疗队的护士王玲和陈洁丽,按照排班本应休息,现在却突然忙碌起来。一问得知,她们要去给几名重症患者“上PICC”。PICC是什么?我们临时查了下: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,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而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的患者。带上设备,王玲她们医院。在车上,王玲耐心地给我们科普,重症患者输液的时间比较长,用药比较多、比较复杂。静脉通路,也可以叫做他们的“生命线”了。为他们留置中心导管,一方面可以减轻频繁穿刺带来的痛苦,另一方面也能减少护士在穿刺方面的困难,毕竟穿着防护服,戴着护目镜还有面屏,穿刺起来的难度是很大的。所以王玲她们想到利用休息时间,来做这件事。王玲是静脉专科治疗护士,另一名队员陈洁丽也是持有PICC资格证的护士。尽管都有上十年的经验,对于此次操作两人还是非常谨慎。王玲说,防护服带来的影响,尤其会体现在手感上。戴上几层手套后,手感会变差。受限于当地设备,可能不能靠仪器去协助穿刺,要执行“盲穿”,纯凭自己的经验去完成,是一个挑战。等下先评估下血管条件,希望一切顺利,为病人减轻痛苦。发回时间:年2月21日19:47晚上回到驻点,我们见到王玲,便问PICC上得怎样,她似乎有不少感受。医院后,王玲和陈洁丽先是给一位63岁的阿姨做了评估。这位阿姨住院已经两个星期了,目前在使用无创呼吸机。检查身体时,发现她双臂上有多次穿刺的青紫痕迹。王玲介绍了PICC的优点,比如能减轻穿刺的痛苦啊,可以保证药物顺利的输入啊,听完后阿姨很心动。正准备开包时,阿姨突然叫停,说没事了不做了。王玲很惊讶,忙问她是担心钱吗,这个不用花钱的。她说不是钱的问题。又问她,是担心疼吗?不疼,和普通扎针差不多……可是接下来这位阿姨说的话,大大出乎王玲意料。“这个管子这么贵,应该把它用到更需要的人身上。”原来,阿姨感觉自己一天天的好起来了,现在都能下床走两步了,恢复得很快的。王玲劝过她,说阿姨您身上穿刺的这些地方,应该也都会疼吧。她说是啊,但是旁边有几位重症病人,他们更需要。说到这里,王玲反复说,真的很感动。因为阿姨坚持把导管留给其他人,王玲给她开了些药膏,让她经常涂抹下,有助于青紫部位的恢复。后来,王玲和陈洁丽给一位奶奶置管了。奶奶75岁,也在使用无创呼吸机,血管条件不算好,管床护士也说穿刺难度高。沟通后,这位奶奶非常乐意,说可怕打针了。过程中王玲发现,正如预期一样,操作难度很大。静脉穿刺,用我们的话说,就是输液扎针,戴上三层手套后,手感之差可想而知。虽然有讲过配合的要点,但因为奶奶的呼吸不是很平顺,配合还是不太好。幸亏陈洁丽也对PICC很有经验,两人互相协助,最终完成了置管。▲三层橡胶手套对手部动作造成很大影响。王玲算了下,比平常多花了大概20分钟。完成后,整个衣服全湿透了。“哎呀吓死了,以为会很疼,结果一点都不疼,和平常打针差不多。”王玲模仿了一下奶奶的口气,笑着说。奶奶这感受,也是给她们的“手艺”点赞了吧。虽然口罩挡住了大半边脸,被汗水濡湿过的额头好像也还没干透,但王玲和我们说这事时,眼睛一直笑得弯弯的,语调里也洋溢着快乐和感动。(整理:程旭薇)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p/pgsp/6364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