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11/20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硬核!抗“疫”好战士敢与病毒“正面刚”韦红平、龙超、旷岳军准备进入“红区”。王华摄深夜12点,医院42岁的检验技师杨东,仍在低头忙碌,“侦查”患者血样数据。他是部队首批现役转文职人员,而今,更是与病毒正面交锋的“硬核战士”。疫情发生后,杨东迅速递交请战书,申请加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,赴前线战斗。2月13日晚,医疗队抵达武汉,这是杨东第二次来到这座城市,他暗下决心:不赢战“疫”,绝不收兵!相互检查防护装备密封性。王华摄战“疫”从凌晨6点打响。起床餐毕,杨医院,做好自我防护。他们穿戴好内、外两层全套防护衣物。杨东丝毫不敢马虎,和战友相互检查防护装备有无密封不严,整个过程近30分钟。往返病区收取检验标本。王华摄与护士核对检验标本数据。王华摄检验技师是幕后的“参谋”、医生的“眼睛”。虽然不用面对患者,但全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与病毒打交道。尤其是取检验标本,可谓“过五关斩六将”,从科室工作区出来后,共有13个病区和1个重症监护室,需要逐层上去,医院。整个过程还需与护士密切配合:采集患者标本、核对是否合格,登记数据,做好标本预处理……收回检验样本预处理。王华摄扎实的装备,将全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,杨东每步行几百米,就要歇下脚,每到一个病区,就要缓口气。“来回走动多,但动作不能大,否则呼吸不畅,护目镜也容易起雾。”杨东说,仅路上就耗时近60分钟。工作负荷大,护目镜起雾。王华摄工作负荷稍大,护目镜中心位置就起雾,杨东就用余光从侧面瞟,要是碰到操作仪器,就利用镜片侧边的反光看。“雾里看花”时间一长,眼睛容易酸胀。“不能揉眼,就眨巴几下。”“红区”部分新冠肺炎患者血液标本。王华摄实验室“红区”,是近例新冠肺炎患者血液、体液、咽拭子等危险样本存放区。高速离心的样本、各类呼吸道样本的处理等,都可能造成气溶胶的产生,再加上接触大量患者标本,置身“红区”,直面高感染风险,但杨东毫不畏惧。操作检验设备。王华摄多年与检验设备、检测样本打交道的杨东,早已身经百战。每天近5个小时,他都要在“红区”,与这批特殊“敌人”展开较量。“关键操作仪器要谨慎,尽量控制肢体动作,避免幅度过大造成隔离装备破损。”杨东说,只要严格规范进行每个步骤操作,做好防护,病毒没那么可怕。顽强战斗的背后,是坚忍不拔的付出。清晨起床后,杨东就开始禁水,刚来医院的时候,战斗还比较吃紧,近7个小时不去厕所小便,后面步入正轨,条件就好多了。“不仅不能上厕所,而且里面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。”杨东说,晚上回到宿舍,像头水牛,拼命喝。杨东和战友们每多活动一步,都会消耗很大体能。“主要还是憋气,特别是呼吸时胸廓费力。随时会感觉疲累,不想动弹。”杨东说,身体要是不对劲,一回到宿舍,他就狂冲热水澡,多喝预防中药。睡足8个小时,就能“满血复活”,再跟“病毒”硬碰硬!完成工作后,脱掉防护服的杨东满脸疲惫。王华摄(摄影:王华)来源:中国军网作者:韦红平、龙超、旷岳军责任编辑:刘秋丽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jg/pgjg/6376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